滕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滕州一中

>学校首页>百年一中>110年校庆>内容详情

非常一中生

发布时间: 2023-03-22 08:50 发布单位: 滕州一中 浏览量: 1831 【公开】

孙延宜

调整大小 84 高1980届1班.jpg 

 调整大小 调整大小 85 高1980届2班.jpg

乍一看,这是两张普普通通的滕县一中八〇届高中毕业合影老照片,但仔细一看就能看出点儿异常来:一班里清一色的男生,竟然没有一个女生。至于其中所蕴藏着的那些不寻常的事儿,也许只有中人才能道得出来了。

二班后二排左起第五个即是我。由于当时高中学制为两年,所以,我们是滕州(当时叫滕县)一中七八级的学生。

1976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大快人心啊!文革十年浩劫,教育首当其冲;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人才青黄不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迫在眉睫。1977年全国即恢复了高考,19781月滕县一中恢复为省重点中学,我们就是在这年秋季被招收进来的不足百人的特殊学生。

京沪铁路线成了班界线1978年秋,滕县一中共招收了六个高中班。根据当时的实际,为了便于管理和教学,学校不仅区分了城市生(四个班)和农村生(两个班),而且,还将农村生以京沪铁路为界线分成了两个班:铁路东为一班,铁路西为二班。这在滕州一中一百一十周年的历史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大杂烩的生源。我们这两个班的学生名义上招的是七八届初中毕业生,但实际上其中也混杂了一部分七六届、七七届的初中毕业生,再加上当年入小学时的年龄大小不一(我是12岁入学的),以至于同学们之间的实际年龄悬殊六七岁的都有。因为当时盲目地创办所谓的农业中学囤积了两届初中毕业生。我就是一名七六届初中毕业生,因当年村里办起了农业中学,滕县三中就不招收我们了。农中没读几天,我又被抽调去参加县里组建的战山河兵团(挖池塘养鱼,筑高田种庄稼),次年麦收后战山河兵团解散了,我又返回了农中。秋后开学不久,农中就夭折了,学校挑选了我们九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留下来,安插到了七八届初中毕业班里,参加了来年的中考,结果,我就混进了一中来。记得当年我们大坞公社只考进来7人,我们小市庄村只有我1人。

名师荟萃润无声。滕县一中恢复为省重点中学后,名优教师立马云集于此。萧衍雄老师是我一生引以为豪的高中两年的班主任。高中毕业四十多年了,我在自己所发表的作品中不时地提到过他老人家。考进一中后,萧老师安排我担任了班团支部书记,我虽然年龄大几岁,但农村走出来的娃,哪见过什么世面呀,开始时工作缩手缩脚,是萧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耐心带教,才让我渐渐放开了手脚,工作有了较大的起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更难忘,高考前夕,因父亲患病,家庭经济困难,我含泪报考了高中中专,成绩出来后又是萧老师帮助我填报了军校志愿,结果如愿以偿。经过部队二十余年的磨练,成长为一名空军中校军官。萧老师是教化学课的,这本是一门生疏难懂的课程,但他却讲得浅显而有趣儿,让人入耳入脑,每次考试,我的化学成绩几乎都是满分。教语文的唐朝莲老师在文革中曾受到过冲击,但他学富五车,是位问不倒的老师,即便是现在90多岁了,我在善国路上碰到他散步时,还不时地向他请教问题呢,真是一日为师,终生为了。

合二而一的五朵金花。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刚入校时,在铁路东的一班里,居然只有一名女生(杨梅同学),她虽有一枝花的自豪,但也常有孤家寡人的唉叹。我们铁路西二班的女生人数也屈指可数,仅有五名,后来一名姓胡的女同学因病退学了,就将杨梅同学调到了我们班来。如此一来,一班就成了光棍班了,而我们班却保持了五朵金花,这常成为两个班同学斗嘴时的话题之一。更令我难以忘却的是,自己还有幸与五朵金花之中的佼佼者邓贞娥同学同过桌呢。

黄玉米变成了白馍馍。有人说,考上一中,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大学的校门了,这话并不算夸张,但问题是如果自己不努力,那另一只脚也是很难跟进去的。对于我们这批学生来说,更实际一点的倒是,一跨进一中的大门,就吃上白面(小麦粉)馍馍了。这是当年许多人艳羡不已的。1978年的农村,还是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大集体。农民常年吃的是地瓜、玉米面摊的煎饼,一年四季也吃不了几次白面馍馍。考上一中后,学校通知我们卖转移粮,即将家中的玉米卖给公社粮所,换回国家粮票,交给一中,就可以天天吃上白面馍馍了。虽然白面馍馍不够吃,还要再补充点儿煎饼,但能天天吃上香喷喷的白面馍馍,已足令我们自豪不已了。记得每隔几个星期回家的时候,我们都要攒上几个白面馍馍带回去,好让家人也分享一下。

高中中专生也风流。我们高中毕业的时候,既有初中中专,也有高中中专,而且,高中毕业生是考大学还是考中专,只能选其一,不能同时报考。这样一来,一些年龄偏大的,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同学,为了能及早跳出农门,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即使学习成绩较好,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报考了中专。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这些高中中专毕业生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拼搏,在各行各业中也大都做出了较突出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至今仍活跃在滕州一中英语讲台上的宋于贞老师,可谓是我们高中中专生的典型代表之一了。

三年参加了俩校庆。在部队工作期间,我一直没有参加过母校的校庆活动。不承想,我转业回滕后,2010103日,刚刚参加完六十周年校庆,20131026日,又参加了百年校庆,真是百感交集啊!滕州一中的前身是在民国初期,由美国北美长老会牧师狄乐播创办的新民学校,若是放在过去的话,谁敢堂而皇之地把其抬出来当做自己的开山鼻祖呢?仔细拜读了滕州一中百年校史,特别是赵曰北老师编著的《历史光影中的华北神学院》和《岁月深处的华北弘道院》,学校更古老了,我们更年轻了。

非常一中生,历史的花絮,永远的记忆!

 调整大小 IMG_20230315_141740.jpg

孙延宜,滕州市大坞镇小市庄村人,我校高中1980届校友,同年考入空军一机校,军校毕业后分配至部队工作,空军中校军衔,2001年从部队转业。喜欢文字,坚持读写,现为《大众日报》特约评报员,《乡村精短文学》专栏作者,《咬文嚼字》自由撰稿人。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单位: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鲁ICP备05024170号-1
技术运营支持: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服务邮箱:service@asred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632-5501722     举报邮箱:tzdjz@163.com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